【网评】惟楚有材、于斯为盛
2021-10-29 15:49:40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李卿瑶 | 作者:代美艳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5926

桑植融媒11月1日讯(通讯员 代美艳)“国有贤良之士众,则国家之治厚;贤良之士寡,则国家之治薄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墨子的这一名句,阐明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,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基本原则,把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人才引领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势,以识才的慧眼、爱才的诚意、用才的胆识、容才的雅量、聚才的良方,化危为机育新局,在推动科技发展中跑出人才引领“加速度”。

坚持党管人才原则。党管人才,就是党爱人才、党兴人才、党聚人才。破除体制机制障碍,协调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,以改革红利释放人才红利,不拘一格用好人才,做到“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、用有所成”。

立足“标”与“本”,擘画“引才聚才”战略布局。“江山如画里,人物更风流。”人才资源是各地发展的必备资源,人才短缺是制约当地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。念好“人才经”,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张贴“招贤榜”,聚四海之气,借八方之力,招揽那些既能“仰望星空”也能“根植大地”的优秀人才,共同绘制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“谱系”。

平衡“高”与“低”,突显“培才育才”价值取向。踏上新征程,要让国家重大战略成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。大力提倡“人人皆可成才”,不唯学历、不唯职称、不唯资历、不唯身份,实现“不拘一格选人才”的选才用才导向,让那些拥有真才实学的各类人才成为行业“翘楚”,让更多“一技绝尘”的优秀人才崭露头角,站上人生“C位”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,一批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活跃于农村生产第一线,在促进农民增收、助推乡村振兴上发挥了积极作用。要着力破解“高”才“低”用的难题,培养壮大乡村产业人才,回引人才返乡投资兴业,带动新型职业农民就业,以人才倍增促进产业兴旺,进一步育强后备力量,让人才术业有专攻,做到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,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才聚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中来。  

联通“有”与“无”,实现“留才用才”成果转换。“栽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”,体制顺、机制活,则人才聚、事业兴。“庭院里跑不开千里马,温室里养不出百日花。”要建好“练马场”,让更多年轻人做能力强、本领高的“佼佼者”,让他们有机会在理论学习中“充电蓄能”,在实践锻炼中“强筋补钙”。体制活的地方才是人才干事创业的沃土,服务好的地方更能让人才落地生根。坚持事业留人、待遇留人、情感留人,打破人才流动壁垒,关心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,提升专家人才获得感、归属感,才能真正留住人才。

责编:李卿瑶

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时政报道
视听桑植
时政报道

  下载APP